各二级学院、南昌校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要求,为大力宣传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及成效,激励广大受助学生奋发自强、立志成才、感恩奉献,同时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银行、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活动暨2020年“千校万岗·精准帮扶”就业专项服务行动。现将《关于开展第七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各二级学院、南昌校区要高度重视此次宣传活动,要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宣传,积极引导鼓励广大学生、教师参与此次活动。
二、把握程序、严格评审。各二级学院、南昌校区应认真做好初审,严格按照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文件规定的流程进行报送,确保本校参赛作品符合参赛格式要求。参赛作品应紧扣活动主题,充分反映 “资助育人”成效。
三、参赛要求。参赛者在11月9日报名入口开放后可通过中青在线网站活动专区点击报名参赛,按照网页提示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参赛的短视频、图片或文字作品,参与本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活动。
四、注意事项
1、“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分为:
(1)视频作品时间长度在1分钟以内;
(2)图片作品可以是摄影作品或艺术作品;
(3)文字作品围绕“助学·筑梦·铸人”相关主题,体裁为记叙文,集中讲述一个人或一件事,字数不超过2000字。
2、参赛对象:
对国家资助政策及具体工作有了解、有感受的大学生、院校教师、助学领域工作人员等均可参加。(建议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全部参与)
3、所有参赛作品电子稿和纸质稿2020年12月28日之前交至红楼109办公室黄玉辰老师处,电话:623909,QQ号:1912717483。
附件1:《第七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作品征集活动细则》
学工处
2020年12月14日
附件1:
第七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作品征集活动细则
一、作品征集主题
以“脱贫攻坚·谁的青春不奋斗”为口号,“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结合真实故事进行撰写和制作。
二、作品征集对象
对国家资助政策及具体工作有了解、有感受的大学生、院校教师、助学领域工作人员等均可参加。
三、作品征集要求
1、本届活动作品征集将以短视频、图片、文字形式进行征集,参与人员重点关注脱贫攻坚政策实施以来,家乡、家庭、个人的深刻变化,通过各类作品集中展现脱贫攻坚成果,解读青年学子的乡土情结,汇聚同心追梦的青春力量。
2、作品须紧扣主题要求,参赛者可以第一人称撰写和记录自己的青春奋斗故事,也可以第三人称撰写和制作他人的成长经历。内容须健康、积极向上,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价值取向正确鲜明。
3、视频作品时间长度在1分钟以内;图片作品可以是摄影作品或艺术作品;文字作品围绕“助学·筑梦·铸人”相关主题,体裁为记叙文,集中讲述一个人或一件事,字数不超过2000字。
4、参赛作品必须保证从未公开发表且内容真实,严禁编造,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相关责任均由参赛者本人承担。本次活动组委会对参赛作品拥有使用权。
四、征集活动流程
1、作品征集时间
2020年11月2日-2020年12月31日
2、报名方式及作品提交
参赛者在11月9日报名入口开放后可通过中青在线网站活动专区点击报名参赛,按照网页提示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参赛的短视频、图片或文字作品,参与本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活动。
3、作品评定及奖励
活动结束后,组委会将在北京举办总结活动,届时邀请部分优秀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共遴选出优质作品210个。具体如下:
短视频:学生优胜作品5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学生优秀作品25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学生入围作品50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
图片:学生优胜作品3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学生优秀作品15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学生入围作品30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
文字:学生优胜作品2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学生优秀作品10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学生入围作品20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教师优秀作品50个,颁发荣誉证书及稿费。
4、优秀作品使用
五、特别说明
1、参赛者投稿时,须同时提供真实准确地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主办方依次评选。提供信息不完整或不实的,取消参赛资格。
2、征集作品须为原创,作品提交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因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纠纷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
3、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版权和道德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参赛者同意在作品完成提交后即认可征集活动主办方对获奖作品拥有无偿使用权和出版权(含电子出版权)。
4、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恕不退稿。
5、凡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征集办法和各项规定。
6、本次活动结果将在中青在线网站活动专区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如有作品抄袭、不实、侵权等有损青年形象的行为,可联系活动组委会进行举报。